崔崑:不老的钢铁雄心
不久前,央视播出的十集电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每天定时收看这个节目,成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的头等大事,每看完一集写一篇观后感,也成为崔崑的日常工作。
崔崑和老伴的老年生活特别丰富,两人都喜爱集邮,晨起打太极拳,共同参加学校老教授合唱团,闲暇之余与一帮老朋友跳交谊舞。聊起家常,崔崑透出会心的安宁,但只要谈到特殊钢,崔崑的眼神里难掩璀璨光芒,窗边的梧桐树依旧繁盛,近一个世纪的时光似乎只是刹那。
尽管已经92岁,但崔崑依然精神矍铄,身材结实硬朗。他就像是一块钢,一块千锤百炼的特殊钢,笔尖划过纸张,从前的燃情岁月就渐次出现了。
如果说“特殊钢”是中国钢铁史上的史诗,那么崔崑就是为史诗而生的歌者
“我们这一代人,是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报国是我的信仰。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过贫穷落后、百废待兴,我才更能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崔崑的话不多,却见心见肝。他说,他常常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是为了“特殊钢”才来到人世上的。
崔崑至今记得,在上初中时,家乡被日寇占领,他只得辍学在家。辍学后,父亲亲自教他英语、数学,又请私塾先生教他语文。1940年,崔崑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齐鲁中学高中部,这是一所难得不受日本人控制的教会学校。崔崑高中毕业后,父亲支持他离开沦陷区去四川求学,1944年崔崑离开了家乡,步行穿过位于河南商丘附近的封锁线,来到了洛阳。又一路克服各种困难,历经81天,辗转到了成都。
81天,1944小时,116640分钟。这种原始古老的赶路方式在现在看来堪称“绝唱”,而在崔崑眼里,这是他实现抱负的唯一选择。年轻的崔崑第一次感受到求学道路的遥远和艰辛。
到了成都之后,崔崑一边到美军空军基地喷洒敌敌畏灭蚊挣生活费,一边考大学。秋季各大学公布录取名单,崔崑被三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他选择了西迁至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
“解放前,大学工科只有机械系,不分专业。我1948年从武汉大学机械系毕业,学的课程只有机械系加工、机械设计、动力、汽车等,一门课程就是今天的一个专业。”崔崑说。
大学毕业后,崔崑留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崔崑投入到建设的浪潮中,立志为新中国的繁荣贡献力量。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崔崑在这条“钢铁”路上或许早就放弃了,让他最终坚持下来的,是这条路上传达给他的一种神圣。
如果说“特殊钢”是一种新的冶炼,他便锻造了最壮美的坚守
钢铁,号称工业的脊梁。高性能特殊钢,又是托举一个国家钢铁工业水平的巨臂。那时,崔崑的梦想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快,机会来到了早有准备的崔崑面前。
上世纪60年代,新型高性能模具钢是我国工业生产急需品,但无力自主生产,每年需要用大量外汇进口,且价格是普通钢的10倍以上。那时,我国的金属热处理专业处在草创阶段,生产模具钢的实验室基本上是空白。
针对这个问题,崔崑和同事们加紧建设实验室,崔崑从苏联带回来的图纸有了用武之地。能够买到的设备,学校支持购买;买不到的设备,崔崑便带领大家根据图纸自行设计。
盐浴炉做好后,如何控制温差是个大问题。那时候没有温控自动化技术,他们只能用最“土”的办法控温——眼睛紧紧盯着温度显示仪。扎实的知识给予崔崑的何止是能力?它还给了他一个科学研究劳动者最高的品质——“坚守”,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事业的坚守。坚守,洒满了他钢铁长征路上的每一步。忆及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崔崑的眼里饱含深情:“我们几个老师经常守在1200多摄氏度的盐浴炉旁,手指按着控温开关,一盯就是一个通宵。”最终,崔崑和研究人员一同研发了低铬模具钢,含铬率降低到4%,使用寿命延长一倍,打破了国外垄断。
为保证新产品顺利投产,崔崑和同事常年与工人们摸爬滚打在一线。上世纪70年代,崔崑研发的含铌基本钢进入生产实践环节,为达到课题攻关要求,崔崑在哈尔滨轴承厂一住就是3个月,带着学生、工人、师傅一起,日夜坚守在实验现场。这一新型钢很快在汽车、电子、航天等行业推广,后被纳入国家工具钢标准。
上世纪80年代,每当新钢种出产,年逾花甲的崔崑便用小拖车带着几十公斤重的“铁坨坨”,风尘仆仆赶往各单位试用。“一次,我带着30多公斤的模具钢赶往洛阳拖拉机厂。那时候搭火车的人多,常常挤得无法动弹,为了少上厕所,我上车前不敢喝水。”这种体验崔崑早习以为常。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一家无线电厂需要制作印刷线路板的模具,该模具形状复杂,上有数千个小孔,从国外进口的模具约1万美元,一年要进口一千多副。崔崑与钢厂合作,经过反复试验,研制了一种易切削的模具钢,用这种钢生产的模具每副只需约7000元人民币,每年可节约1000多万美元的外汇。此项成果于1985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而当年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仅4项。
百炼成钢,那20多年间,崔崑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二、三、四等奖各1项。
生产科研实践中,崔崑深感急需一部能够较全面反映特殊钢领域发展的书籍,以便广大从事钢材生产和使用的科技工作者了解当前国际上特殊钢的发展现状,特别是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在发展特殊钢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崔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自学电脑,亲自收集每一份文献,编辑每一张图片。2006年,81岁高龄的崔崑开始构筑一项艰巨而宏伟的工程:撰写《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一书,这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百科全书”。该书卷帙浩繁,共1574页,含图828个、表646个,全书耗时六年,达200万字。为集中精力工作,他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克服许多困难,于2012年8月独立完成了《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全书的写作,使我国有了一部自己的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专著。
“81岁开始写,6年完工,200万字,我把自己对钢的理解都写在这本书里了。”崔崑拍着这部上下两册的“大砖头”说:“这两年钢铁领域又有新进展,我今年修订了几十万字的内容,准备再版。”
如果说“钢铁”路是实验室里的彩虹,他的柔情与大爱就是彩虹的七彩
崔崑常常教育学生说:“想要取得一点成就,首先要勤奋,第二就是励志,要有理想,特别是年轻人要有一生奋斗的目标。”
在教学中,崔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学科新动向,注意新的研究方法。他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学术上的创新。74岁的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周凤云,就是崔崑的学生。她本科毕业至今已整整52年了,但仍忘不了崔老在她大四时布置的一道期末开卷考题——试论碳化物在钢中的作用。在当时,像这类极具开放思维的考试不多见,“当年崔老师就有教学改革的思想,出题启迪学生思维”。
人人都说崔崑在治学上是钢铁雄心,在处世上却是大爱柔情。
崔崑年轻求学时,恰逢战乱年代,饱尝贫困滋味。对寒门子弟,他向来关怀备至。2013年,他与夫人朱慧楠决定将全部积蓄捐给学校基金会,成立“勤奋励志助学金”。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崔崑便做了一个五年计划,从那时起至今年,他们共捐资420万元,只留下部分工资用作生活费。这笔钱,预计可资助贫困学生500多人次。
除此之外,崔崑夫妇还向学校捐赠了一辆价值20万元的崭新轿车。谈及此事,他笑着说:“学校为了方便老同志,此前专门设立了应急服务专车。我看这个措施很受老同志们欢迎,所以就再尽一点绵薄之力。”
“上世纪80年代,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我常得到崔老接济的衣服和食物。”在华中科大原党委副书记梅世炎的记忆里,崔崑总是乐善好施。该校材料学院原党总支书记郑恩焰则回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崔崑就自掏腰包为困难家庭老师设立了互助基金。曾管理过互助基金的华中科大退休教师张杰也深有体会;“要是没有这笔钱,一些困难老师家里可能就揭不开锅了。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大家收入普遍提高,这个互助基金才取消。”
崔崑对待别人从来都是慷慨解囊,但是对待自己向来“吝啬”。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党总支书记郑恩焰透露,崔崑夫妇生活方面一直很节俭,一直都住在校内院士楼,没买房子;家里的家具比较老旧,电视甚至还不是液晶的;家里也没请过保姆,平时在学校买菜,自己做饭。
如果说“钢铁”路是连接党和人民的纽带,他就是纽带上的忠诚和本色
1956年,31岁的崔崑光荣入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克己奉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坚守本色。
上世纪80年代后,请客送礼风气渐涨。崔崑经常告诫身边的同志,要注意廉洁自律,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他1997年当选院士后,找他办事的人也多了,为避免别人送礼,他总是约来访者到办公室面谈。一次,有人到他的办公室与他讨论问题,走时留下一袋资料。他带回家一看,里面有一件贵重礼品,当即用特快专递给送礼人寄了回去。
无独有偶,2005年7月,崔崑院士八十大寿,学生集资2000元,为他定制了一尊刻着“寿”字的金属鼎。为了不拂学生美意,他当时勉强收下,几天后便悄悄抱着鼎上交给学院。他说,这虽然是学生的一片心意,但他不收礼的原则不能破。
崔崑从不为个人的事劳烦学生。“我和他们是教育、学术上的关系,不能让学生给我打杂。”他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他一直坚持的原则。平时,大小家务活基本上都是他和夫人自己动手。每有学生到他家中要帮忙干活,他都会婉拒:“这些事情我们做得来,你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
2013年,崔崑的专著出版后,学院准备出资购买一些用于宣传和推介,赠送给相关单位。他婉言谢绝。后来,他坚持个人出资3.9万元,购买了130套书送人。用崔崑的话来说就是:“要赠书是件好事,但不能用公家的钱。”
2015年春节期间,学院领导到崔崑家慰问,个人买了一些水果。崔崑看到水果便说:“现在中央规定不得送礼,你们这是违反纪律,这样不好。”交谈中,崔崑感慨道:“‘八项规定’出台后,节俭风气渐浓,干部不许开公车办私事,公款吃喝少了,这是好事。只要中央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社会风气肯定会越来越好。”一位同志不经意看到崔崑穿的白色衬衣领口破了,就说您大年初一怎么还穿着一件破衣服。他笑着说:“没关系,家里有新的,出门时换一下,扔了太可惜。”在场的同志都深为感动。
“华夏有巨擘,中国多英才。科学兴国运,技术耀喻园。大爱播骄子,学识传后代。崔巍人品立,崑仑比胸怀。”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表达对崔崑的敬佩之情。喻山脚下,这位钢铁院士周身散发出璀璨的光芒。(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吴宜芝 黄青青 通讯员 高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